·

(2024/10/11-發布於浪金山FB)
今天重陽節,我們昨天跟今天,都持續投入超過200年歷史,且是北海岸保存最完善的閩南式古厝芑豐居、李芑豐古宅協力,其中昨天我們清掃的神明廳,也支持到重陽節回來祭祖的長輩,很感動有多位回家的長輩,對我們很熱情跟表達感謝,當前古厝還有10餘間尚未清淤,是我們重視地方文化資產跟長輩們孤獨自主清掃,會想要持續投入協力重振的場域。
在上午及中午,清淤3間古厝後,長輩也很感謝及信任我們,邀請我們一起用餐,也希望我們能清淤更多間,尚未清淤,且有5公分淤泥,開始發散異味的古厝,待之後我們夥伴增加,會再進一步鞋力投入。
古厝在我們投入協力其中的過程,多日協力本次行動的暗坑文化工作室負責人吳柏瑋非常興奮地,跟我們介紹古厝建築結構、用料與文化意涵,好似回顧芑豐居當年的繁華,與一路發展的過程,包括跟長輩口述的交流,為我們的賑災行動,增加未來可以在地方持續推動文化的想像。
下午,我們繼續在六股民宅收尾幾天下來的清淤工作,除了清淤,我們也將本來長者堆積、閒置的物件,依循長者的意見清理與擺設,回應我們不只是賑災而已,也能將生活,重振出更好的生活樣貌。
因為平日參與夥伴真的很少,需要賑災的場域持續增加,我們也更積極將行動,推播到各個社團,期待有更多人,或是看到貼文的您,能夠幫我們分享我們每天持續更新的貼文或媒體報導,邀及更多人盡一份力參與我們。
今日總結:
- 今日重陽節,在超過200年歷史李芑豐古宅有多位長者返家祭組,開心昨天清掃神明廳,在重陽節被實際應用,今天我們也持續清淤與盤點多間,也感謝長輩們對我們的感謝與邀請共餐熱情。
- 在芑豐居古厝出力清淤過程,因多日協力的暗坑文化工作室負責人參與,在大量介紹古厝建築與發展過程,加上長輩口述,為我們賑災行動後的地方文化推動,增添想像。
- 在六股民宅收尾多天下來的清淤工作,除了賑災,我們也依循受災長者的意見清理與擺飾,回應我們不只是震災,也期待將受災戶多生活,重振出更好的生活樣貌。
- 我們開始轉發多個社團,很希望更多夥伴能夠參與。今日共6名夥伴參與芑豐居清淤、盤點及六股民宅收尾多日清淤工作。
聯絡人:蔡文培
電話:0985785000(即Line電話ID)
(撰文:蔡文培/製圖:潘姝伃/攝影:賑災志工們)










